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规划(2017-2025年)近日公布,根据规划,到2025年在全国建设178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包括2015-2016年已建的42个),其中在河北建设22个(包括已建的7个)。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据测算,我国已建成的海洋牧场年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19亿元、生态效益604亿元。
另外,据统计,通过海洋牧场与海上观光旅游、休闲海钓等相结合,年可接纳游客超过1600万人次。在我国沿海很多地区,海洋牧场已经成为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
图片来自网络
规划到2025年在全国建设178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包括2015-2016年已建的42个),其中,河北地区建设22个(2015-2016年已建7个,2017-2025年规划建设15个),具体布局如下:
人工鱼礁的设计、建造和投放,
配套的船艇、管护平台、监测和管理系统等设施设备;
海藻场和海草床的移植修复等。
图片来自网络
>>有助于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实现渔业转型升级
>>有助于提供优质动物蛋白,改善居民膳食结构
据世界银行预计,到2025年将有36个国家的14亿人陷入食物短缺的危机中。水产品是国际公认的优质动物蛋白来源,也是我国食物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国食物供给的重要来源。
>>有助于养护海洋生物资源,改善海域生态环境
海洋牧场主要是利用工程手段,基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海洋生态系统原理,营造适合水生生物繁衍、栖息和生长的渔场环境,进而实现水生生物资源的自然繁殖和补充。
>>有助于推动海洋经济增长,助力海洋强国战略
海洋牧场还可以拓展渔业功能,将渔业增殖、生态修复、休闲娱乐、观光旅游、文化传承、科普宣传以及餐饮美食等有机结合,有效带动海洋二三产业的发展。
图片来自网络
海洋牧场建设形成的人工鱼礁区,为大型藻类、附着生物等提供了附着基质,礁区内形成的多样性流场和流态,为各类水生生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生长、避敌等所需的生息空间。
藻类移植及海草床建设不但可以净化水质、改善底质,还可以减缓温室效应、防止赤潮发生。
通过海洋牧场示范区的建设,可以恢复并提高示范区及其周边海域渔业资源补充量和生物多样性,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为保护海洋渔业资源,我国海洋捕捞业正在实施减船转产。海洋牧场建设与减产转产政策密切相关。减下来的废旧渔船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可以作为鱼礁材料,变废为宝;
同时,建成的海洋牧场还可以为捕捞渔民提供转产转业出路,有助于稳定转产转业渔民收入,保障渔区社会和谐稳定。
此外,以海洋牧场建设和增殖放流活动为平台,加强海洋生态保护的广泛宣传和教育,倡导树立“人海和谐、人鱼和谐”的理念,能够提升全社会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根据国内外的海洋牧场建设经验,每空立方米人工鱼礁区比未投礁的一般海域,平均每年可增加10公斤渔获量。
按此测算,本规划期内人工鱼礁投放5000万空立方米,平均每年约可增加50万吨产量,按照主要渔获品种的价格2万元/吨计算,本规划中仅人工鱼礁建成后每年就可增加100亿元的渔业产值,结合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和海藻移植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保守估计建成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每年带来的经济效益将超过150亿元,十年将超过1500亿元。
此外,海洋牧场建设还可有效带动沿岸地区水产品育苗、养殖、加工、外贸、交通运输、休闲垂钓、餐饮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海洋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
中央财政通过渔业油价补贴政策调整,支持开展以修复、优化海洋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
鼓励各地加大对海洋牧场建设的支持力度,并在减免海域使用费用、简化审批手续,以及信贷、税收、保险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
按照“谁投资、谁负责、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生态补偿资金、金融资本以及其他社会资本参与海洋牧场建设,推动海洋牧场规模化发展。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规划》全文
编辑|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