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年》,又叫7 up又或是56up。
导演初衷是想验证在英国社会阶级是很难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
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开始,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一直到去年的56岁。
几十年过去,还是那个导演,还是那群人,只是从儿童步入了老年。
该系列的目的是按当初7 Up中的我们把这些孩子们聚到一起,因为我们想在2000年时看看英格兰的一个缩影,2000年时的工人和主管,现在都只有七岁。
当我们把这部纪录片坚持看下来时,我们就会发现,也许他们每一个人都不具有“典型”性,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特殊的,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人生。也许时代不同,阶级不同,环境不同,会塑造出不同的人,但是人生,就是那样。
这部纪录片没有直接的向人们倾诉什么道理,它只是直接的,把社会,把个人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接下来的,则是需要人们去体会,体会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被选中的孩子们代表了当时英国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阶层,并做出了明确的假设,即每个孩子的社会阶级预先决定了他们的未来。每隔7年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4位参与拍摄的参与者生活中取材。
那些人的人生好像证实了导演最初的推测,遗憾地是,真的证明了,就像天涯的帖子《寒门再难出贵子》,一群毕业生在银行实*后各自不同的表现和最终归宿,让人无法言语但却就是残酷的现实,优良的社会资源早已经按照既定格局被瓜分殆尽,从父母辈一直承传到子女辈。
在我们的国家,那个二十年前就出来打工而子女留守老家的这群体,作为父母远离孩子也没有时间精力管孩子,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可提升孩子,他们只是艰难地活着而已,而他们的80、90后孩子依然随便上点学到了中学就辍学,然后步入父母的老路到城市来打工,然后依然在繁华城市的边缘被压挤,这群人中除非立志能够改变自己人生的还是有,于庞大的基数显得凤毛麟角。
而这部英国真人秀电视纪录片也是让人看了唏嘘不已,里面没有分析具体原因,我们只能通过那些表象去推断本质的原因。
7岁的孩子大部分都天真浪漫,上层阶级读私立学校的小孩Andrew和John已经每天在看《金融报》或者《观察家》了,他们明确知道自己会上哪个高级中学——然后上牛津大学——然后成为著名律师著名人物之类;
中产阶级的男孩也有一些梦想:反对、帮助有色人种或者到哪里上学读书、有个什么职业,女孩子则想着长大了嫁人生子;
而在穷人区贫民窟上寄宿学校的下层阶级的孩子甚至谈不上什么梦想,有人希望当驯马师赚钱,有人希望能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爸爸,吃饱饭、少罚站、少被打这也成为了他们的愿望。
在他们56岁的时候
当年那几个上私立学校的7岁孩子已经按照既定路线上了牛津大学,然后都做了著名律师,过着上层社会的优渥生活,受人尊重、家庭幸福。他们的孩子也无一例外地走着父亲的老路——好中学好大学好工作;
中产阶级的男孩子有三个也上了大学,第一个Bruce牛津大学数学系毕业后成为了一个中学教师,按照他的理想帮助穷困地区的学生,后来回到英国在一个普通的公立学校教书,过着平淡也还安静的生活。
不过那些中产阶级出来的女孩子则表现都很平淡,我甚至都不能准确地分出谁的故事:无一例外她们嫁人结婚生孩子,她们的人生幸福程度几乎与她们的婚姻美满程度完全挂钩。
而那几个来自底层社会阶级的孩子(有色人种居多),他们年老以后,都当了一堆孩子的爷爷奶奶,而他们的孩子,极少能上到大学,做着都是普通的服务性工作——修理工、保安之类。而他们自己,常与失业相伴,如果没有好的社会制度,他们其实处境堪忧。
一个人的体重与他的社会阶级是对应的
片中的精英阶级Andrew和John 56岁时依然保持着相对不错的体型和身材;原中产阶级中,晋升为精英阶级的美国教授Nick夫妻,中层佼佼者——公务员Peter夫妻,体型明显较好;
而底层阶级长大变老的男人们,虽然他们年轻的时候有几个甚至说得上相当英俊帅气,但最终几乎都成了胖子或秃子,尤其是她们的妻子,每个体型都是走形得相当厉害。
而这些底层阶级父母生的孩子们,人数众多,绝大部分都是肥胖的,虽然现在他们还只有20来岁。可见,精英阶级从身形锻炼饮食控制等方面的修行,远远强于底层阶级,这种能保持自己体重的毅力,是不是也是他们成功的重要特质?人人都只看到了他们与生俱来的优越的家庭教育资源和社会环境,除了更好的生活品质和生活习惯,其实在体型的背后更是他们的家庭赋予的某种自律自强的精神吧,这点其实很值得我们深思。
所以现在有人说,你连自己的体重都控制不了,你连冬天早晨起床都起不了,你如何能有毅力去控制人生呢?我们看到的只是身材,然而身材的背后映射的是更多内容,因此我们对那些能长年保持自己体型的人,那些坚持不懈朝着自己目标奋进的人,由衷地表达自己的敬意,在背后,他们的付出或许是我们所不能设想的。
除了母体的家庭环境,性格是重塑人生的最重要的一张牌
我们会注意到两个人 Neil和Paul
Neil在在7岁的镜头里他非常灿烂地叙述着他不着天际的奇异的剑客或者花朵蝴蝶飞之类的梦想,甚至14岁的镜头下也是一背着书包骑着自行车在好教区飞速而过的阳光灿烂少年,在考牛津大学失利而进入一别的大学之后,因为精神有了问题,他辍学之后做了建筑工人,然后流浪辗转在英国各地,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衣衫褴褛,实在让人看了相当心酸。
虽然最后在56岁的时候以反转的姿态做了某个地区的议员,但依然是个贫苦的拿着救济金的议员,他平时所打的零工比如做教堂的辅助祭司也仅仅能让他活着,他对着镜头从来都没有过高的奢望,说不知道他自己能做的是什么,还有什么样他可以做下去赚到钱的更好职业,他骨子里已经对自己的命运无可奈何了。片子一直没说他的精神问题是他的天生遗传问题还是后来因为家庭环境压迫所致,总之,这个人物看了让人相当悲凉。如果他性情没有问题,他大学毕业后本来是可以顺利走在中产阶级有尊严的轨道上的。
Paul生活在贫民窟,住在寄宿学校里,7岁时候出现的那张悲凉的脸让我很难忘怀,那时候谈不上什么梦想不过就是希望少被打,少被罚站之类。他的忧伤无助的小脸在1964年的黑白镜头下让人心痛。他成年后虽然也找了很多工作,但是因为无一技之长,也无足够的毅力坚持,或者也因为就业环境不佳,他频繁地失业,换工作,到晚年的时候已经只能在妻子帮工的养老院谋得一份小小的修理工的杂差。他到底是因为家庭环境而造成的自卑,还是因为天生性格本身而造成的少毅力?
他小时候的那张脸让人怜悯并心里发冷,因为这都可能只是与他的童年生长环境密切相关。
婚姻可以拯救一个人,尤其是女人
在电影中,女人的幸福主要与情感与婚姻有关,事业在里面的比重很小。中产阶级里面有三个同班同学,在多个年代一起肩并肩出现在镜头里,长大以后的命运差别还是很远。
有个叫Sue乐观的女孩第一次离婚后坚强带着孩子,后来再婚幸福夫妻关系很和谐,然后工作也一路顺利并且有显著提升,家庭美满事业顺利,总之人生更为幸福;
有个女孩子一生中嫁了两次离婚两次,留下几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没上大学,只做着低微的工作,她身体不好又遭遇到一系列的家庭不幸,一直失业领着救济金经济也很拮据;
还有一个女孩子本性是个悲观的人,她在7岁14岁和21岁的时候是一个很忧伤很反叛的女孩,而在28岁的时候遇到了她的丈夫,从此她变成了一个阳光的人,在56岁的时候坦然地说出:虽然自己是一本也许不怎么好看的书,别人(观众)既然翻开了,但是还是会有惯性一直读下去。
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放在这个电影里再合适不过了。
那些在7岁的时候就兴高采烈地说要结婚要几个孩子的女人,在她们的人生道路上都写下了这些篇章,只是个中滋味大相径庭。婚姻甚至重塑了她们的第二次生命。那个苏在这些女人中显得相当年轻有活力,无论容貌还是精神在这群女人中都是佼佼者,再婚遇到的让她幸福的男人,和一路向上的事业也给了她极大的信心,当然也创造了较好的物质环境吧。而其中有个女人在56岁的时候衰老得惊人,家庭一般又遭遇失业,岁月在她的脸上无情地刻下深深的痕迹。
父母的糟糕的婚姻会伤害一个孩子,给他们人生留下很不好的印记,但其实好的婚姻也可以拯救一个男人,比如上段中写的那个7岁就脸呈忧伤之色让人心痛的白人贫民男孩Paul,小时候因为父母离婚一直说不会结婚不考虑这事情,后来去了澳洲,看起来很英俊,长大到28岁以后幸运遇到一个阳光的女人,这女人支撑他走过了后面的几十年的岁月。
虽然他遇到问题的时候无一例外地想逃避,想消失,但是最后他的妻子用自己的方式固定了他,也许是孩子,也许是温暖,让他留在这个完整的家庭里继续尽责。如果没有这个妻子的话,这个从来就一脸悲凉的对人生无望恐惧的孩子又被伤害了自尊心又没有自信的男人不知道晚景会如何地悲凉也很难预测。而他的女儿终于也考上大学主修英国历史,一家人重回英国游览的时候也很让人感叹。
那些结婚的人基本都是找的是门当户对阶级的人,这很正常,一个人在自己所属的阶级里有更广泛的人群交集和价值共鸣,里面精英阶级和上层的中产阶级在婚姻上倒是更为稳定,是因为理性的选择还是物质的保证?而其他很多人在35——42岁左右的时候经历了离婚再婚的过程。当然,一段失败的婚姻会让人生更为不幸,除了让人对婚姻的某种信念散失而让人觉得沮丧,更是因为修正。
从42岁的时候开始,他们的生活基本已经没有了什么变化,人生的一切似乎已经成为了定局,孩子们已经长大再教育已经来不及,而自己年华老去追求事业和爱情都已经力不从心,那些曾经意气风发剑指江湖的有志少年也变成了今日平静祥和的头发稀少的中老年男人,那些曾经愤世嫉俗的女孩也成为现在淡淡评阅自己人生的中年娴静妇女。
在这个年纪,人生的大好时光已经过去,回首过去,他们都很惊讶自己小时候的模样,他们仿佛都基本满意如今的人生,只是不满意又能如何?他们不会对着镜头后悔的。
或许就像剧中人所说,无论我们自己是怎么样的一本书,精彩或者乏味,读着读着,也就读下去了;
所谓幸福,就是我们都还在平稳地在这里,没有遭遇到厄运;
如果有机会重来,会在年轻的时候好好读书,因为知识是谁也拿不走的,那样可以更有力掌控人生;
如果能重新来过,一定不会像当年那么懒,会很努力工作把握每一次机会,那么还是能够改变整个人生的。
“如果……如果……”不过人生没有如果,在这个知天命的年龄,一切都已经成为定局。
英国导演Michael Apted最早决定拍这个纪录片时,初衷是批判英国社会凝固化的阶级:富人的孩子还是富人,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40多年拍下来,这一点的确大致得到确证:
象Andrew、John这样的富人孩子基本上一直没有偏离精英“传送带”,从富人区中小学到牛津剑桥,再进入律师媒体之类精英行业;而象Simon、Jacky这样的底层孩子,从来没有、似乎也没有争取去突破头上的玻璃天花板,一路按部就班经历了辍学、早婚、多子、失业等底层命运。当然也有例外,Nick出生贫苦,但后来成了名校教授,可见命运的手掌里也有漏网之鱼。
但这个纪录片看下来,,而是——请允许我使用这个几乎成了陈词滥调的用语——生命的荒诞。
片中的每一个人年少时,无论贫富,都意气风发充满幻想,都相信未来是圣诞老人藏在圣诞树下的那个礼物,会在打开的一刹那令人尖叫欢呼。但是,圣诞老人始终没有出现。
慢慢地,片中的男人开始挨个秃头,女人开始比赛发胖,关键是,他们的眼里再也没有了憧憬和幻想。
梦想的浓雾散尽之后,裸露出来的是苍莽时间里有去无回的人。
56up下一个七年
那一年,六十一岁,还得是加上我看不到的那些日子。
年年都有人来我这里说着一些不痛不痒的话,来去匆匆。
那一年,六十一岁,卧病在床。有着一些老同学前来慰问,后来也就少了
...
偶尔听说谁谁老伴不在了,也就平心静气。
那一年,六十一岁
吃着简易的饭菜,看四季的交替,观祖国大好河山
也会花时间溜达很远去见见老朋友
守着几处耕地,和一片菜园
庭院里,有硕大的杨桃树,离不远处有一个矮个的油桃树,油桃树前面是两颗拔高的“狗屎桃树”,向园门走来,在右边伫立着一米多高的是梨子树。
往左后方看去,是一处小竹林,竹林正中被清理出一条过道。
走进菜园
右边往前分别是红薯、香瓜、菜瓜、西红柿,最右边则是一长排的生姜
左边依次是,小白菜、大白菜,小葱,菠菜,往前是两龚甘蔗地。
有一段时间棉花价格比较贵,会腾出好几垄地种植棉花
再加上季节的油菜花,绿豆
我要摆弄着这些东西,按着老位置
开辟一个池塘,小时候曾在杨桃树挖了一个大坑,母亲告诉我:快填上,不让房子会倾斜一会会倒塌的,听完后的我,一脸认真的在那里填坑。现在知道不公基地不碰房子的结构影响是非常小的。
所以,我一定要挖个大坑,位置我早就计算好了。
我要养鱼,投有一大堆鱼苗,还要在里面钓虾子,摘莲蓬。。。
哈哈,旁白说完了,现在说正题 /严肃
我六十岁时候,管你什么人情世故,子孙祸福...
都关我啥事,我一个老头子,操劳了几十年,还不让休息了?
这是我儿时记忆,人生六十的想象。
当然最重要的是开心啦
笑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