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水产养殖基地交流组

掌中美文 | 流杯池游记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近来心里烦闷,又多杂事,今天下午总算可以休息一下了。难得的空闲,更难得的淡淡的欢愉,令我想起了过去常去的宜宾流杯池来。在这“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时令,该是怎样的光景呢?于是,我独自朝流杯池走去。


从叙府城(宜宾古名)往北走,过岷江,至崔科山脚下,有一处奇山异水隐于竹林、古树、奇石和溪流之中,便是北宋元符元年,诗人、书法家、词人黄庭坚贬居戎州(宜宾古名)时,仿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曲水流觞”意境,凿石饮水为池之地,曰宜宾“流杯池”。

从一扇古朴优美的木门进去,是一条笔直的步道;道旁长着一排排整齐、高大的树木。秋风一吹,片片枯黄的叶子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散在路上和荒凉的花园里。


过步道,下几级石梯,便见一巨石屹立在眼前。石壁上刻有“南极老人,无量寿福”八个大字,笔锋刚健有力,像一个个威武的士兵挺立在眼前,旁人云黄庭坚真迹。

向前走几步,闻流水声,见一石头牌坊,其后两石壁千仞间夹一深谷,壁高百余米,中间夹几百平方米谷地。因黄庭坚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所以此谷被后人称为“涪翁谷”。该谷呈“喇叭形”:开口窄,出口宽;两边高,谷底低;谷底和两边隘口有斜斜的两极石梯相连,宛如“天井”。站在石坊下,能看见对面百余米处另一石头牌坊及其后古色古香的黄庭坚书斋——“涪翁楼”。


走下谷底,为一石砌长方形台地,约有几十平方米。抬头往上看,谷左方,一粗壮黄桷树盘石由底至顶,树枝强劲、结实,依石弯曲悬空下垂,遮天蔽日,使灰色的天空变得更加阴暗。谷两侧石壁刻满了历代文人留下的题词。中有一诗云:“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年少后除老。中间光景不多时,更有炎凉与烦恼,朝里官大做不尽,世上钱多赚不了。官大钱多忧转深,落得自家头白早。不必中秋月也明,不必清明花也好。花前月下且高歌,只须满把金樽倒。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起埋荒草。草里高低新旧坟,清明大半无人扫。”

此诗录自《醒世恒言》,多有闲人驻足观瞻。


台地中有一池,人工开凿,为“九曲形”,长五米余,宽半米余,深四十厘米左右。池中有水,清凉、透明,能看见池底颜色各异的石子和偶尔游过的鱼苗。一泓清水孤零零地从旁边的巉岩下的石底流出来,发出单调、沉闷的击石声,穿过池子,再缓缓流到另一边地势稍低的巉岩下的石底里去,暂时失去了踪迹。据查证,这巨石后有一清清溪流,水从石底出来,应该就顺着流入不远处的岷江了。

“九曲形”池边置石凳八个,不大不小,刚好坐一人,却打磨得精致、光滑。文献记载,黄庭坚贬居戎州时,看中了这山奇水秀之处,买地筑池,常和文人骚客聚此“畅叙幽情”,效晋人王羲之等兰亭集会,各坐石凳,令书童在池上源放一酒杯,杯随水飘入池,在谁的座位前停下旋转不移,就该谁端起酒杯饮酒吟诗。从此,该绝佳山水出就得名为“流杯池”。


“九曲形”池旁巉岩绝壁上,刻有“流觞曲水”四字,遒劲有力,高大工整,离地一米余;为了醒目,早涂成朱红色了。这“流觞曲水”是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句子,于是又记起另几句话来:“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我幼时读此,并无感受;经年之后,早生华发,睹物思情,不禁感慨万千。自古世人多好“酒”,但终归酒醉心明白:“煮酒论英雄”——煮的是酒,论的是国家大事;“鸿门宴”——醉的是酒,夺的是天下;“智取威虎山”——喝的是酒,展现的是革命豪情。可见,人与酒有缘,也是有因果的。遥想当年黄庭坚与友人坐在寂寞秋池边饮酒吟诗时的孤寂心境,我似乎又看见了“巴山夜雨涨秋池”,咀嚼着“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感受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无奈心情。“诗仙”太白云:“自古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悲乎!喜乎!

天色黯淡下来,周围已少见人影。北风扫落叶,萧疏送秋归。我登上石梯,踩着枯草,往“涪翁谷”外走去。没想到越往前越发是另一番盛景:一排排火红的枫树像星星点灯散落在小路旁、湖泊边、亭台外、土坡上,宛如燃烧的朝霞映红了天边,生机盎然!我的心情不觉随之变得明亮起来。

—FIN—

来源丨《宜宾日报》金沙文艺副刊(图据网络)

编辑丨谢畅

责编丨兰锋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