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凌晨零时,高邮湖、宝应湖、邵伯湖长达5个月的封湖禁渔结束,渔民千帆竞发、撒下2018年的第一网。
一大早,记者跟随省高宝邵伯湖渔管办工作人员乘快艇来到高邮湖湖心,正遇上渔民孙志国在簖围末梢起网收鱼,“帮帮忙吧,我这一网太沉了,应该有两三百斤吧,一个人实在是拉不上船。”不一会,青、草、鲢、鳙、鳊等湖区常见鱼被他收入船舱。
开捕首日 渔民收获满满 湖区再现洄游鱼类鲻鱼
因闸坝阻隔,高邮湖洄游性鱼蟹只能靠放流,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螃蟹。每年,渔管办都要在湖区放流相当数量的螃蟹。
昨天开捕时,渔民发现,网兜里多了一种洄游性的鱼——鲻鱼。渔政人员推测,由于近来长江水位上涨,鲻鱼在江潮上涨时逆流而上进入高宝邵伯湖。鲻鱼是一种市场价格较高的鱼类,在万福闸下游水域,钓友就多次在这里看到或钓起过鲻鱼。
记者了解到,昨日是开捕第一天,捕捞渔民大都收获满满。其中,“四大家鱼”等主要渔获物。
放流“生态鱼苗”87.6万斤 放大封湖禁渔生态效应
今年封湖禁渔期间,江苏省高宝邵伯湖渔管办投入增殖放流资金450万元,开展放流活动28次,在高邮湖、宝应湖、邵伯湖等湖泊增殖放流鲢、鳙、草鱼、河蟹、翘嘴鲌、细鳞斜颌鲴、鳜鱼等各类鱼蟹苗种87.6万斤,约8746.9万尾(只)。
大规模放流行动,不仅可净化湖区水质(预计可转移湖区氮260吨、磷60吨,实现碳汇1200吨左右,起到较好的抑藻净水效果),还在开捕后为渔民带来经济效益。
划设“限捕区”休养生息 邵伯湖宝应湖率先建成两处
2017年,扬州实施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以来,高邮湖、宝应湖、邵伯湖共退出养殖水面6.5万亩,为妥善处理“退养还湖”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资源合理利用的关系,降低“退养还湖”水域捕捞强度,促进水域生态环境自我修复,提高水域生物多样性,江苏省高宝邵伯湖渔管办在湖区专门划定了“限捕区”,并出台了《高宝邵伯湖限捕区管理规定》,在限捕区水域边界及各拐点处设置了标志桩和标志牌。除禁用渔具、渔法外,限捕区内还一律禁止使用兜网、扳网、虾网、虾拖网等大型渔具和滩网、渔簖、虾簖等定置渔具。
目前已在邵伯湖和宝应湖率先建成“限捕区”两处,总面积1.01万亩,设置岸上宣传牌4块,限捕区边界安装带有太阳能警示灯的标志桩114根。
品渔鲜 体验渔事 分享渔乐 高邮将探索“渔事体验船”
“退养”不是一退了之,渔民只有充分挖掘自身优势,迅速转产转型,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才能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变。随着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越来越多的市民走近湖区,渔民也希望将湖区的美食、渊源流长的渔文化展示给大家。
近期,渔管办将联合高邮市改造一批渔业生产船,改造成“渔事体验船”,淘汰以往的“旧船、旧网、旧篙”,打造湖区的新景点、新风貌、新业态,让传统渔民从渔业劳动者变成乡村旅游服务者、渔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者,让市民零距离品尝渔鲜、体验渔事、分享渔乐。
禁渔期间加强湖区巡查管理
封湖禁渔期间,、渔政部门加强了湖区巡查和管理,渔政执法船艇出航600余次,其中凌晨和夜间占一半以上,行驶里程达到40254公里;共查获各类案件42起,其中19起涉渔涉刑案件移送司法机关,移送率达45.23%。
6月5日,高邮市人民法院、,并借此机会向广大渔民、市民开展普法教育。
6月1日-10日,渔管办还将开展为期十天的“外地渔船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有针对性查处湖区外地违法渔船滥捕行为,维护封湖禁渔成果,保护湖区良好秩序和生态环境。
(文章来源于扬州网,图片来自于网络)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及其它公众平台,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与你一起
发现美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