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梢樯定网初下,雨罢鱼薪市未收。更好两三僧院舍,松衣石发斗山幽。”(《过芜湖县》)诗人笔下的鱼市街上摆满了鲜鱼、柴草,诗意幽雅怡人,构成了一幅古代芜湖市井风情画。鱼市街不仅是条美丽的古街,更为我们留下了悠远的历史回声。
壹
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芜湖城垣恢复之际,鱼市街被规划到了城内,原因在于上方认为这里“居家完美者百家”。
起初,鱼市街向东一直抵到西门弼赋门,长约370余米,宽4米,路面用赭红色花岗岩铺就,以鹅卵石镶嵌而成。
清乾隆以后,靠近西门的一段被人们称为西门大街,1933年弼赋门残垣被拆毁后,就将原先靠近城门的一段长约200米的路段称为西内街,于是鱼市街仅余170余米长了。
可别小看这170余米长的鱼市街,它可是芜湖十里长街的起点。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芜湖县志》载:“长街自鱼市街至江口宝塔根,号称十里长街。”
贰
鱼市街起初并不是芜湖的鱼市。这里有商家、民宅和店号。作为鱼米之乡的芜湖人总喜欢到青弋江边或长江边购买鱼类和介类。
宋代有“梅妻鹤子”之称的林和靖舟过芜湖之时,曾赋一诗《过芜湖县》:
“诗中长爱杜池州,说着芜湖是胜游。
山掩肥城当北起,渡冲官道向西流。
风稍樯碇网初下,雨摆鱼薪市未收。
更好两三僧院舍,松衣石发斗山幽。”
诗中所说的“鱼市”应该就在江岸附近。
南宋陆游则说得更加明白,在《入蜀记》中,这位乘官船上溯赴川的通判到达芜湖江面时,看到“邑出绿毛龟,就船卖者,不可胜数。”
看来,在当时的芜湖,水货“就船卖”的现象相当普遍。
叁
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1722年),鱼市街有了重大变化。
经过康熙盛世近61年的积累,芜湖城内的商号、酒店和居民数量都急剧增加,鱼虾等水货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就船卖”的现象逐渐被“到城内卖”所代替。
由于西门是离长江和青弋江最近的城门,江边的渔夫到城内来卖鱼必然舍远求近。久而久之,这条西门大街就形成了鱼市,鱼市街因此得名。
据史志记载,这条街上所卖的鱼种类繁多。有金鱼、鲤鱼、鳊鱼、鲫鱼、鳜鱼、鮰鱼、青鱼、鲶鱼、鳝鱼、鳗鱼、鲈鱼、鲥鱼、白鱼、鯚鱼等等。其中鳇鱼和鲥鱼已极为罕见,而幞头鱼如今却十分常见。
幞头鱼和鲢鱼原先也是江鱼,数量不是很多,但后来却成为十分常见的鱼种,这是一个转化的过程。
曾加封过太子少保衔、先后任过礼部和户部尚书的芜湖人黄钺曾在他的《于湖竹枝词》中咏道:
“噉茹何堪煮幞头,
网船祭网出新洲。
今年上市河豚贱,
不用先生典袴求。”
词注写到:“买鱼得鲢不如啖茹,盖鱼之不美者,今渔人蓄此种,名曰幞头,以头大如人带幞也。”
由于幞头和鲢子生命力强,清代以来渔民们“春间于江潮沫中捞取鱼子,归而蓄诸塘内,名为鱼花,亦名鱼苗。河南丹阳铺一带业此者多四乡。内河各处均采购归蓄养,大部为幞头、鲢子二种,亦名家鱼。”
幞头鱼如今又称为胖头鱼,它与鲢子鱼一起,在市场上十分常见,是人们通称的“家鱼”。
肆
鱼市街值得记载的事还有两个。
一是南宋陆游于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到芜湖后,听说在“数年前,邑境有道,发大墓,棺榔已坏,得镜及刀剑之属甚众,甃砖有‘大将军墓’四字。”陆游在《入蜀记》中说:“或疑为(王)敦墓。”
今鱼市街28号院内,曾有一大墓,芜湖人世传为周瑜大将军墓。1996年拆迁时毁掉,未获任何有价值的文物,鱼市街这个被盗劫一空的墓或许就是当年陆游所说的墓。
二是鱼市街昔日有一邮局。这是1896年芜湖邮政总局成立后,继长街徽州会馆内支局和新芜路与青山街口的支局之后的第三个支局。时间在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之后。
清末,芜湖当局为了加强控制,划长街为上长街、中长街和下长街。并将西门城墙拆除,使长街与往东的鱼市街、薪市街连接,这样直至江口,被人称为“十里长街”。
来源丨《芜湖风光揽胜(下册)》
多一个
小青工资涨五毛钱
动动手指快来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