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霁霖是是国内外知名的海水鱼类养殖学家。,增养殖理论与技术的主要奠基人,工厂化育苗与养殖产业化的开拓者,被誉为“中国多宝鱼之父”,荣获过两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杜邦科技创新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功勋科学家奖等荣誉。。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为从客家祖地走出去的科学家,雷霁霖深情地表示,客家人的吃苦精神、团结拼搏的传统是他一笔巨大的财富,帮助他成长、成才、做事业。
客家山里娃走向大海
1935年5月,雷霁霖出生于宁化县城。说起故乡,“山清水秀,很美很有灵气,我很喜欢这里。”雷霁霖说。小时候,家里做点小生意,让他能进学堂读书。那时,雷霁霖爱在翠江河边留连,一边读书,一边沉思。“他很安静,静静读书思考,和我们都不太一样。”雷霁霖的校友黄瑞海老人介绍说。
高中毕业前夕,雷霁霖看了一部有关青岛风光的电影纪录片。那是他平生第一次看到大海。美丽的海滨风光深深吸引了这位山沟里的少年。他决定到青岛去。当时山东大学位于青岛,就成了他报考的首选。
1954年,雷霁霖接到山东大学录取通知书,一个山里娃实现了从高山走向大海的梦想。
当时交通不便,雷霁霖穿草鞋、挑行李,徒步翻山三天三夜,才到达江西广昌,从那搭长途汽车到南昌,再坐火车来到梦寐以求的青岛。
上大学后,家里已无法给他任何经济上的支持,他完全靠国家每个月12元的助学金生活,吃饭穿衣,日用品,包括棉被理发,都是助学金来支付。这时,客家人的吃苦耐劳精神开始显现。“我非但不觉得苦,反而觉得很幸福。尽管那时候上海来的一些学生生活条件比较好,但我不抱怨,不攀比,一门心思学习研究做实验。”雷霁霖回忆说,那时同学都喜欢和他交往,认为他好相处,人单纯,上进心强。为了节约开支,不管星期天还是节假日,不论严冬、酷暑,雷霁霖基本都在校园中度过,每天过着“教室——图书馆——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单调却很充实。
在山东大学,雷霁霖师从著名生物学家童弟周、叶毓芬等教授,走进了动物胚胎学这块天地。老师们严谨的科学态度深深影响了年轻的雷霁霖,也唤起了他对海洋动物的浓厚兴趣。1958年,雷霁霖毕业分配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开始了在海水鱼类增养殖方面的研究。“少年生活和大学生活,都比较艰苦,但是却锻炼了我。直到现在,我77岁了,仍然从事繁忙的科研工作,经常全国各地走,讲学蹲点培训会议,但是在精力体力上完全没有问题。”雷霁霖说。
“中国多宝鱼之父”
雷霁霖在海水鱼类增养殖研究领域辛勤耕耘五十多年,对22种中外海水经济鱼类的胚胎学、繁殖生物学、实验生态学和增养殖学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一系列开创性成果,为我国海水鱼类增养殖理论的建树和生产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他的研究成果使鲆、鲀、鲻、石首鱼等8种经济鱼类发展成产业。他在海水鱼类工厂化育苗、工厂化养殖、新品种引进、养殖产业化和商品化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特别是引进欧洲多宝鱼,通过科技创新,使之发展成为大产业,在业界被传为佳话。
多宝鱼,学名叫“大菱鲆”。这种鱼产于欧洲,肉质鲜美,抗病能力强,能在低温海水中生长。1980年,雷霁霖发现这种鱼适合引进到我国北方养殖。当时,他在英国考察,想带些鱼苗回国,但没能成功。11年后,雷霁霖再次去英国,第二次提出希望引进多宝鱼。随后,英国专家哈维带了200条鱼苗来到青岛。
经过多年努力,当初200尾鱼苗变成了12万尾。眼看成功在望,一场意外却让努力毁于一旦。由于锅炉工疏忽,水温失控,12万条鱼苗被热水烫死。雷霁林当场晕倒,被送往医院急救。经历这次失败后,雷霁霖痛下决心,一定要抛弃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他成立课题组,对多宝鱼育苗技术实施攻关。
此后多次实验中,雷霁霖仍然屡屡碰壁,多次晕倒在鱼池旁。1999年7月,他终于攻克最难的水温控制和人工繁殖问题,多宝鱼“温室大棚+深井海水”的养殖模式试验获得成功。我国人工养殖多宝鱼终于闯过育苗难关,走在世界前列。
在雷霁霖的研究推进下,20年来多宝鱼在我国已发展成年产值60个亿的大产业,带动了数千家鱼类工厂化养殖,相关产业总年产值超过100亿元,惠及千家万户。雷霁霖被誉为“中国多宝鱼之父”。
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功,雷霁霖并没有止步,依然潜心于科学研究。现在,他带领一个160余名研究人员的团队,负责国家级大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下属的“鲆鲽类体系”的研究,项目涉及到十多个省市数十个实验区、实验点。作为负责人,雷霁霖三天两头出差,到各实验点去蹲点,指导培训,讲学交流。他希望自己的研究能早日带领这一行业走上“节能节水节电、高端高质高效”的发展之路。“每年这个时候所里都安排我疗养一个月,但我基本上放弃了,没有时间,1000多万元的研究项目交到我肩上,就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做不好是一种耻辱。”雷霁霖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