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水产养殖基地交流组

两三年低迷就动摇?看他怎样在罗非鱼行业摸爬滚打36年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广 告


  • 文/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 李航


1980年,改革开放之初的下海潮在全国各地掀起,为了走出贫穷,当时二十多岁的周经明跟很多人一样,不甘于村干部的微薄收入,按捺不住内心涌动的他加入了这一浪潮,与另外几人合伙接一些小工程来做。一次机缘巧合下,在当时的文昌县鱼苗场做草皮工程时,因工作勤奋表现突出,被当时场长赏识,将他带进鱼苗场,养起了罗非鱼。


在鱼苗场的几年时间,对罗非鱼越来越了解的周经明和当时的场长一样,十分看好这条鱼在国内前景。1986年,寻求更大发展的他,决定靠这条鱼创一番事业。当年,周经明选了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团圆吉日,正式创办了海南昌盛鱼鳖种苗场。

 

周经明回忆,当时之所以取名“昌盛”,是希望其能繁荣昌盛。在其潜心经营下, 2016年昌盛就将走过30年,现在昌盛的队伍,早已由起初的单打独斗,发展到如今100多人。“最觉得欣慰的,是带动了这么多人致富”,说起从业三十余载,周经明最大的感慨,是从这条鱼改变了自己一家和600多户养殖户的命运。

但很多人都只看到现在昌盛的兴旺,并不知道他当初事业起步和发展的艰辛。建立苗场时,周经明刚好30岁,他用了另一个30年,才慢慢把昌盛逐渐发展壮大。


昌盛运营初期,并不顺利。一方面,缺少资金生产条件跟不上,自己也没有太多的技术;另一方面,当时的海南甚至全国而言,罗非鱼都远未形成产业,养鱼的人不多,种苗需求并不大。所以刚开始时,昌盛的产销都不顺畅。


“1986-1990年,都是摸索阶段”,前期昌盛的种苗大多是自产自养,4年的起步艰难和市场冷淡期,并没有动摇周经明的信心,反而令他有更多的时间研究生产。“要知道自己做的是农业,赚的是慢钱”,除了在自己场里摸索,他还跑到定安县,虚心向那边技术更成熟的“前辈”学习。  1990年后,随着鱼猪、鸭混养的模式逐渐兴起,养罗非鱼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昌盛的经营也慢慢好转。


随着经营走上正轨,周经明慢慢有心思进行更多的尝试。以前,海南养鱼并没有饲料,大家普遍还是鱼鸭、猪混养,有些人通过割“飞机草”肥水和增加饵料提高长速,亩产大多在几百斤。1990年,他尝试用海南比较常见的椰子粕来养殖罗非鱼,发现鱼除了长得比原来快外,味道也更好。后来,不少人也跟他一样,把椰子粕作为一种初级饲料来喂罗非鱼。


到了1993年,市面上开始出现配合饲料时,周经明已经瞄准了另外一个机遇。他发现罗非鱼塘头价和市场价之间,有着不错的价差。“嗅”到商机的他,开始从文昌拉鱼到海口出售,赚取差价。“那时白天做苗,晚上拉鱼到海口卖”,从那年开始,昌盛购置了自己的活鱼运输车,正式涉足流通。


2003年,当地罗非鱼养殖渐成规模,从小受父亲耳濡目染的大儿子周旭也正式投身水产,负责昌盛的对外事务,周经明则退居生产线,打理种苗生产环节。当年,昌盛也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开始代理饲料,还注册了“海南壹号”种苗品牌,形成种苗+饲料+成鱼收购的经营模式。



如今,周经明(右)主抓种苗生产,对外业务则交给儿子周旭(左)负责。


| 多方共赢,平稳发展 |


现在的昌盛,除了3个种苗繁育场,还有600多亩的养殖基地,在行业跌宕起伏的30年里,昌盛能稳步发展,得益于周经明多方共赢,平稳经营的经营之道。

数次市场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周也没有冒进进行盲目扩张,他觉得如果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短期的效益带来的是质量下降和客户损失;而行业低迷时,他便练好内功保持心态,耐心等待机会。


除了刚开始的4年启动期,昌盛在多年的行业跌宕起伏中,也遭遇不少的困难。

如1999-2002年,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加,一下子多起来的的罗非鱼,单靠市场难以消化,罗非鱼开始出现滞销。周经明觉得,农业起伏肯定会有,加上自己看好罗非鱼,所以选择了默默坚持。到了2003年,海南慢慢建起加工厂,销售的带动下引来大批的浙江人涌入,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


2010年,数十年罕见的特大暴雨导致海南很多鱼塘被淹,成鱼大量出逃,昌盛的很多客户也受到重创,数百万应收账款一下被大水冲走。自己鱼塘加上客户的重大损失,并没有让周家父子失去信心,短暂的调整后,他们一边安慰客户,一边支持和鼓励大家东山再起,“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信心,客户怎么有信心跟着你干”,当年灾后周旭的阳光心态,令记者至今印象深刻。


“大家都要有钱赚”,是周经明经常跟大家讲的一句话。产业健康发展,需要上下游利润合理分配,除了种苗质量,昌盛的种苗价格也常年稳定。行情好坏,“海南壹号”价格都保持一贯稳定,周经明觉得,昌盛的种苗质量和自己的劳动,值这个价;而即便需求如何火爆,昌盛也不随便提价,“行情好时,我们可以通过多卖点苗,这样来多赚点钱”。


而对于同行,周觉得同行应该多交流,而不应该抱着“同行如敌国”的心态,才能有利于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他认为,罗非鱼种苗市场那么大,大家都赚不完,同行间要良好竞争,共同成长。对于一些同行生产上的请教,他也不吝将自己多年经验传授。多年的经验和开放的心态,使周经明广泛获得同行尊敬。


| 公司+农户,罗非鱼行业的小温氏 |


经营的日益扩大,得益于昌盛严谨的风险管理,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客户端的风险把控十分重要。“没钱没关系,关键是要有信誉“,谈起选择客户的标准,周经明看中的是个人信用。“没钱可以慢慢赚,技术也可以学,但前提是大家都要有合作的信心”。


现在,昌盛通过提供种苗、饲料、药品、技术服务,成鱼回收,建起了罗非鱼的一个“小温氏”。队伍日益庞大的昌盛,也针对饲料销售、成鱼回收版块,建立了专门的队伍负责。虽然采用了企业式的架构,但在昌盛内部包括客户之间,实行的是人性化管理。内部员工或者客户有困难,从小孩上学到家里房屋兴建,周经明都尽量帮忙。周经明觉得,昌盛就如一个大家庭,大家的想法都是通过劳动致富。除了大儿子周旭带来的一帮同学,乡亲们也愿意把自己的下一代送到昌盛,赚钱的同时,向周家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


这两年罗非鱼行业持续低迷,周经明认为大家没钱赚,确实是个艰难期,但农业起伏很正常,因为罗非鱼需求依然存在,短期内也不会找到完全替代品。市场在变化,产业也需要作出调整,业者需要从自身的心态、技术、模式等,顺应市场作出改进。“我把这个行业当成一生的事业来做”,在罗非鱼行业摸爬滚打了36年的周经明,希望能带领更多的家乡人致富。



转载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农财宝典,如转载,请按以下格式。

1.来源:农财宝典水产版;

2.作者: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 李航;

3.农财宝典水产版微信号:ncbd0000。

如未按上述要求转载,一律视为侵权。投稿与报料微信: Ivyzeng116


对于上述话题,你也有话要说?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发表你的真知灼见吧!

点击“大拇指”,让我感受你对我的爱!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