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仁义镇溯舂陵江而上15公里,有一座凤凰山,因山势呈凤凰展翅之状而得名,舂陵江从凤凰山脚下缓缓流过,罗渡古村落就坐落在这一片山水之间,从开山始祖谢致远自宋季落户至此,已有700多年历史。
罗渡古村落始建于宋代晚期,以青砖黛瓦木梁结构为主,属于典型的江南古建筑风格,规划整齐,密而不乱;民居排水设施以地下涵沟与地面水渠为主,户户相连相通;民居内天井设计合理,独具匠心,寓意深刻,既利于采光通风,同时又体现了“四水归堂”和“肥水不外流”之风俗;民居外部结构以高大的封火墙为主,体现村民安全意识,封火墙上多绘有两方连续彩画,意蕴高雅,至今仍绚丽清晰,经数百年风吹日晒而不褪色。
700多年前谢氏家族自定居此地生根立业以来,经明代、清代、民国多个历史时期的建设,建筑样式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既有明代遗风的穿斗式建筑、也有清代遗风的小锁头院落建筑、更有檐口出彩出龛的民国建筑,文物遗存丰富多彩。
现存民居不仅气势非凡,布局错落有致,而且建筑精美、内涵丰富,院落中以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手法设计敞厅。宅外风火砖墙呈三字型,脊角起翘,线型优美简洁,墀头泥塑圆雕和浮雕不计其数,宅内各进既独自成院,又能通过廊道与其余各进相通,院落之间以风雨过道相连,建筑设计科学,规模宏大,工艺精湛。各类雕塑彩绘,雍容典雅;人物花草,惟妙惟肖;珍禽异兽,绚丽多彩。
古亭
罗渡村共有两座古亭,一个茶舍。两座古亭位于凤凰山上,凤凰亭位于凤凰山半山腰处,前亭后舍,前边供路人休息,后边供路人住宿,湘粤古从亭内通过,茶舍正面山墙上嵌一块记事碑和五块功德碑。舍内明间山墙上嵌一块功德碑。周公亭位于凤凰山山坡之上,现尚存部分石柱和亭名。
古井
古村内共有3口古井。一口为单眼古井,井口及井沿已水泥硬化,井的四周用青石垒筑,井壁仍保持原样,用青石砌筑,另两口井为长方形古井,一口只有一个水池,另一口有三个水池,一个出水池,一个蓄水池,一个排水池,一年四季井水不断,现该村村民生活用水都从这三口井中提取。
古码头
罗渡有渡口1处,古码头共有3处,都位于舂陵水东岸,目前罗渡口有轮船开往衡阳。码头只有罗渡码头和新码头保存较好,并继续在使用,旧码头只保留部分遗迹。码头由青石石板铺筑,直至水边,对河为常宁白沙码头。据当地老人回忆,古时水运发达,永州、郴州及广东坪石等地的不少货物贸易都齐聚于此转运、交易,大宗产品为木材、鱼苗、米谷、豆类、布匹等。上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衰退,水运盛景不再,现仍有客运至衡阳和轮渡去常宁。
古河街
明清时期,耒阳运输主要耒水、舂陵水船运,耒水、舂陵水同为湘江支流,而湘江上连两广,下通洞庭湖可入长江,罗渡站是舂陵水上最大的一处码头,从明清以来就是常宁、耒阳、桂阳、永兴货物集散地。明清罗渡站古河街两旁的古时建筑,包罗万象,有票号、钱庄、当铺、药铺、肉铺、烟店、杂货铺、绸缎庄等等,几乎包容了当时商业的所有行当。时有码头达十余处,运送货物船只达百余艘。可见当时罗渡站商业之发达,市井之繁华。粮食和日用百货,就靠船从城市运来,同时又将山区的土特产运过去。水运一年四季非常繁忙,在河岸边,总能看到逆水上行的白色风帆和拉纤的纤夫,听到他们的拉纤号子,河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一派商贾云集的繁荣壮丽景观。
郴永古道
宋时,罗渡设巡检司,因而也就有官马大道,而罗渡也是重要的港口,需要转运的货物也要经过古道运行,现遗存古路长约3公里,古道最宽1.5米,最窄0.6米,全为青石板铺筑。郴永古道同时也是一条见证盐茶贸易的通商古道。衡阳挑南盐的历史可追溯到元末。时陈友谅占据武昌,湖南隶属于元朝,当时衡阳尚未开采矿井盐,百姓生活中的食盐必须从广东贩运过来。除了官盐以外,各地都有一些盐贩子组织专门人马,冒险到广东、福建一带长途贩运海盐来内地高价出售。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挑南盐”或“南盐帮子”。
罗渡村传统民居是体现耒阳千年古县厚重历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村落最鲜活的实物资源,它就如一块美玉镶嵌在湘南大地,熠熠生辉。
来源:【秀美仁义】
----------------------------------------------
耒阳在线网致力于关注民生、担当道义和传播真相,用户包括各级领导干部、企业高管、专家学者和媒体从业人士。直接长按下边二维码并选择“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