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水产养殖基地交流组

历史的记忆(二)——黄河滩区消失的村庄:李庄镇姚庄村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生活.新闻.活动.美食.玩乐.公益.推广.

姚庄村

姚庄旧村位于封丘县李庄镇南,东接张庄村,西北与常东村搭界,南临黄河。全村283户,902人。2015年10月,全村整体搬迁至李庄新区临河小区。

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常”姓移民一支先迁居于黄河北岸常寨村,其中一分支再迁居于朱寨村,后朱寨村一分支于明万历年间定居于黄河岸边由“姚”姓人最先居住的“姚庄”。

清同治年间,尹岗乡段寨“朱”姓一支迁居姚庄,随后,又有“许”、“郑”、“王”、“刘”、“赵”、“李”姓迁入,组成现在的“姚庄村”。

解放后,姚庄村先后成立了合作组、农业社,归朱寨小乡管辖,1958年与张庄村、常堤村合并成常堤大队,姚庄属于常堤大队的一个自然村。1962年从常堤大队分离,成立姚庄大队,下辖三个生产小队,并于当年组建村党支部。现在,村中党员已由当初的4名,发展到22名。

姚庄村南临黄河,水路交通便利,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第一、三生产小队排(造)木帆船一艘,第二生产小队单独排(造)木帆船一艘,在黄河之中,往来穿梭,运送货物。

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姚庄人除了搞好农业生产,还大力发展副业生产,利用南临黄河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养殖鱼苗;利用优质的黄河滩地,种植柳条,编制柳帽;和土产公司订购合同,年轻妇女利用农闲时间,纺麻经,绣戏缃(行头),壮年劳力从别村购进柳杆,加工锨把;成立村基建工程队,常年在洛阳市搞基础建设。大量的副业收入,使大队、生产小队及社员的生活、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七十年代中期,姚庄村三个生产小队在全公社率先购置了九辆胶轮大车,建成了全公社唯一的一座水塔,使普通社员吃上了自来水,安装了路灯,一时声名鹊起。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姚庄村人多地少,全村900多口人仅有300余亩耕地,温饱问题难以解决。但,坚强的姚庄人不向困难低头,外出成立废旧金属回收公司,成立预制扣件租赁公司;个人投资购买汽车,搞长途运输;在家创业,打制铁器、加工木器、烧窑轮瓦、精耕农田、种植大蒜,增加收入。

九十年代中期至今,个体客车运输由最初的一户增加到两户,即增加了个人收入,又方便了村民出行。

姚庄村同时也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及村民的身体健康,七十年代末成立了两个村级个体卫生所;1985年,与张庄村合办“张姚小学”,曾设立五个年级五个班,教师十余名。全村现有大、中专学生20多名。

临河而居,利害相连,汛期河水不但蚕食滩地,连老沿村庄有时也不断坍塌。

1969年,曾临黄河而建的姚庄大队部被坍入黄河之中,水进人退,无奈,大队部只好北迁。

2015年,姚庄村被定为河南省黄河滩区搬迁三大试点之一的封丘李庄镇第一批搬迁村,得此喜讯,群众欢呼雀跃,远离黄河滩,旧貌换新颜,如今的姚庄村,在新一届村支部、村委会领导的带领下,摆脱贫困村,摘掉贫穷帽,建档立卡,脱贫致富,阔步前行!

撰写  贯台村 梁广壮

2018.4.18

李庄镇社区综合频道,影响李庄每一天


关于·我们

李庄镇最具影响力生活服务平台


诚招广告合作单位:

请联系小编微信18937366649 

电话:0373-6315503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